据了解,上述案例只是深圳银行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的一个缩影。有消息称,在深圳,供应链金融迅速成为各家银行重兵布阵的创新领域。深圳建行、深圳农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抢先出手,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需求推出了多样化的创新业务。
深圳建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在传统的贸易融资中,金融机构往往只是针对单一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并据此做出是否授信的决策,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更为关注供应链条的稳固性、竞争力,同时综合评估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历史信誉状况等。通过这种模式,一些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难以融资的中小企业,就可以凭借在供应链条中的真实交易背景获得贷款,满足其资金需求。
“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中小企业,这些缺乏抵押担保的企业依托于供应链这一新型融资服务模式,获得了银行贷款的支持。”深圳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供应链金融立足于整个供应链管理,将处于供应链条上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产品、设计融资方案,将资金高效、快速地注入到供应链条中的相关企业,为企业提供快速、全面、有效的财务融资方案。
以深圳银行为例,据悉,近三年来,深圳建行累计为70余户定向保理客户发放了15亿元贷款,金银仓业务已为百余户客户发放了超过41亿元贷款。
业内人士表示,通俗地说,所谓供应链金融服务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即把资金作为供应链的一种溶剂,增加其流动性。
据介绍,2006年,原深发展银行、现在的平安银行在国内首推“供应链金融”模式,取得了相当不俗的业绩。其他商业银行如农行、建行、招商、民生、光大、中信等等也快速跟进。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许多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体环境已经具备。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的业务往来,且不需要大企业担保的情况下获得资金。把资金注入到供应链中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可以“激活”整条供应链,进而提高供应链资金运用效率。大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专业化领域,提升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通常,这样从小“养”大的合作伙伴对大企业十分了解,忠诚度也十分高,这正是大企业希望看到的。
“该模式的核心是让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分析人士指出,“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大企业更应加强主动性。”
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据了解,多家银行目前正在把供应链金融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客户经理这一线下人工处理的角色正渐渐从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线上智能化系统。而过往一些需要办一天到几天的业务,现在通过线上系统可能几秒钟就会办完。
分析人士认为,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还有助于降低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因为在供应链业务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频繁、小额的散单。在传统的供应链业务模式下,这些散单因为手工处理成本太高,所以很难获得银行融资支持。线上平台的推出彻底突破了这一瓶颈。
“未来互联网和金融发展趋势一定是融合的,不走融合的道路,纯互联网技术办金融也很难成功;金融企业如果不利用互联网技术武装和改变自己,也会被淘汰。”这是业界当前的普遍看法。(钟 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