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状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当知识 >正文

名品赏鉴:谨防金牌新“李鬼”

2013-12-09 01:45:52 作者:赵晓仿 来源: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

 近来,不少典当行都遇到了金包银的骗局。如果用单一的方法,难免会上当受骗。如笔者现在介绍的这块金牌,从检测数值来看,我们便发现其主要杂质为银——银含量为13.23%,这与当户送交当时所说的黄金纯度为99.9的标准含量相差较大——千足金中含银标准不能超过千分之一。

从金制品的纹饰来检验、分析,第一,此物纹饰看似复杂实则简单,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因为完全是在银胚上碾压黄金薄片而成。这可从光照下通过变化不同角度观察,此物纹饰不会像真品一样折射出不同光线——真品纹饰因雕刻工艺不同,在同一状态下,同一方位也会折射不同角度的光线。

真正有复杂纹饰的金牌、金条等物,因车花和镂刻等工艺在走刀时会在饰物表面形成U形痕迹,而槽底及两侧壁则非常光滑,所以会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光。但包金所显现的纹饰均为在银胚外层碾压金箔,而金箔不能再次用滑刻的工艺雕刻纹饰,所以在光照下表现纹饰的U形槽底和两侧壁无法折射出带有不同角度变化的光线,而且此种情况下折射的光线也非常呆板直愣。

根据设备的实际检测来看,此块金牌的用金量根本不会超过10%——外层碾压的金箔也只是薄薄一层、整体含量不超过10%。

由于此件包金金牌的厚度与宽度比例设计得极为巧妙,使得其表现的声音与大小相等的真金金牌的声音非常相近,所以难分真假。但若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此件包金饰品的声音是比较清脆的,而与其同样大小、重量的纯金制品的声音则会产生两个音——首音闷而后迅速出现清脆的声音。

另外,真金掂在手中的手感与包金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这无法用文字来表述其间的差别,需要鉴定者通过长时间的总结和反复的实验练习来把握。

(赵晓仿 作者系天津市博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