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发言人对外披露“目前,仍在抓紧制定完善‘新三板’扩围相关配套规则”的信息,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有关人士此前透露的“新三板”试点范围有望即将扩大至全国,再次让投融资市场的目光聚集在了潜力无限的“新三板”上。
其实,早在“新三板”创建、运营之初,社会各界便认为它将是中小企业的福音,而扩容的消息则为其锦上添花。
据统计,“新三板”在今年1至8月的新增挂牌公司为109家,市场定向发行总金额24.8亿元。截至9月4日,新三板总挂牌企业为316家,其中7家已转板,其余309家挂牌企业的总股本近84亿股。截至9月4日,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四家试点科技园区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分别达到227家、33家、29家和20家。
专家预计,随着“新三板”试点范围的扩大、对行业放开以及即将出台的扩容方案将不再受到园区的限制,未来全国每年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数量有望达到1000家。目前,把握“新三板”的难点是挂牌公司都是创新性较强的股份制企业,这便导致投资者难以测算收益,这就需要做市商对高科技公司估值定价,因此完善做市商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因为相对于主板上市的企业一般都是传统企业、由交易所“撮合”交易,而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则往往是高科技企业,因此需要做市商通过双向报价引导投资人,以此替代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从而“做市商的报价行为”就成为“新三板”监管的核心。
另有数据显示,“新三板”挂牌企业市盈率分布在10至30倍之间,平均市盈率大概维持在20倍左右。目前,中小板、创业板企业的市盈率仍维持在40至45倍左右,“新三板”中不少公司的质地并不比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差,相比之下,投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仅今年7月,“新三板”就有21起定向融资,除了公司原股东的配售以及管理层认购之外,主要是面向PE/VC机构增发。如晋商创投一家就参与了北京中教和中矿龙科两家企业的定增。
而今年以来,个人投资“新三板”的限制被放开,也让其他融资机构为之一喜。根据相关规定,投资门槛降至300 万和两年以上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就可以投资“新三板”,每笔报价委托最低数量限制也由此前的3万股降低至1000 股。正因如此,很多股民进入“新三板”市场。据有经验的股民介绍,在已经挂牌的200多家公司中,分红送配的比例远远高于创业板。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三年“新三板”新挂牌企业将超过5000家,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规模。截至8月2日,创业板的总市值1.3万亿。可见,未来“新三板”的目标相当于再造一个创业板。如此海量的供应,将有效降低资本市场高估值,将过剩流动性引向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快言快语
新三板企业受到风投机构青睐是有多方原因的:首先,新三板企业绝大部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属于VC/PE机构捕捉的关键领域,通过新三板平台,机构更容易发现和了解适合自身投资策略的企业,降低广撒网找寻项目的成本。其次,新三板扩容,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在新三板挂牌。第三,企业挂牌新三板费用较低,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罗玉
“新三板”新规则的发布,以及国务院确定了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多项政策,包括将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创业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等。这是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提高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企业登陆“新三板”,将提高社会地位,增加融资能力。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明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家族经营、公司治理机制欠规范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中小企业大多还处于成长期,业务发展容易遇到瓶颈,经营模式有待完善。在“新三板”改制挂牌过程中,中小企业需专业团队协助企业改进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引入战略投资者、开拓融资渠道和并购发展。
——申银万国证券总裁助理薛军(鸣 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