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网友在微博中爆料称,他的一位做过15年钻石生意的朋友最近在香港花高价从一印度商人处购得大量裸钻,回国检测却发现是一种廉价的人工合成宝石——莫桑石。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这种“莫桑石”的成色高度接近于钻石,不仅用肉眼完全无法辨识,也令一些常规检测方法和仪器全部“失灵”。
随着这一信息被陆续转发,逐渐引起了一些典当业鉴定评估人士的注意。据了解,典当行一般很少接受莫桑石典当,“现在除了钻石外,在消费者当中比较流行的宝石主要是碧玺、红蓝宝、坦桑石、石榴石等。典当行在收当的时候必须要考虑销路的问题。相对而言,莫桑石少有人问津,万一变成绝当,谁来买是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市场接受度。”北京一家典当行的业务人员说。
但是,对于典当行来说,提到莫桑石,最值得警惕的是其出现冒充钻石的情况,毕竟,在典当行出售的绝当品里,钻石是比较受“淘宝者”追捧的品种之一。而且,在典当的时候,其价格通常高于其他种类的宝石。
“早几年,一桩‘6克拉罕见钻戒诈骗案’曾在国内的典当行业间引起过轰动。当时,诈骗人拿着莫桑石自称为钻石,先后在杭州、上海、天津等地的典当行行骗,骗得当金20余万元。曝光后各大典当行议论纷纷。一些典当行经营者说,在假宝石上屡屡栽跟头的事件并非一两起。某些以假乱真的情况,如果不借助仪器,就连资深鉴定师也可能失手。”有知情人士透露。
据悉,莫桑石是宝石的一种,白色、黄色、黄褐色都有,它是碳化硅的另一种叫法,属于1998年美国C3公司研制出的一种高级人造宝石。因为其硬度、透明度和真钻石非常相似,传统的钻石检测手段很难对钻石与莫桑石进行有效鉴别。不过,尽管两者外形极其相似,但是价格却相差悬殊。据介绍,相同大小的莫桑石价格差不多只有钻石的1/10。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心怀不轨的人便容易打起将莫桑石充作钻石出售或典当牟取暴利的主意。
实际上,据经验人士介绍,鉴定此类当物的时候,不妨关注两个细节,一是用放大镜观察呈白色放射状针状包体;二是看后刻面棱重影。另外,莫桑石有可能骗过“钻石探针”,提醒鉴定评估人员不能大意。
来源: 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 作者:汪 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