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出手,加息的笼子能否关住通胀的猛兽?
2011-07-11 19:08:34 来源:南京典当网
央行再次出手,加息的笼子能否关住通胀的猛兽?
央行7月6日再次宣布加息,通胀造成的危机感让央行再次出手,通胀是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后的一个结果,流动性泛滥只是通胀的一个表象,造成通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真正解决通胀的困局光靠一个部门的应对是远远不够的。
通胀的成因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因为货币的过量发行或无序放贷,则加息和提准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良方,但我认为目前我国通胀面对的成因一是输入型通胀,二是结构型通胀。这才是当前通胀的最大成因和最难解决的地方,光靠央行的加息显然力不从心。
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直接导致了输入型通胀的产生,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农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游资源需求不断扩大进口是我们注定要面对的现实,但纵观近10年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除去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时期外,莫不是中国需求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出口什么,什么就便宜。铁矿石的疯长和稀土的贱卖就是生动的例证。归根到底就是定价权丧失。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明显忽略了对上游资源以及定价权的争夺,这才导致了目前我们“被通胀”的尴尬局面。所谓全球化,不过是新经济诞生后的全球利益再分配,如果说改革的前30年我们更注重激发国内的经济潜力,那么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有开放的战略眼光去争取有利于中国持续发展的全球资源。定价权的争夺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国家在多部门配合下的整体战略实施。所以,未来5年、10年我们依旧要忍受输入型通胀的折磨,只要他国利益需要,中国的输入通胀就不会终结。
至于结构型通胀,举两个例子,一是以老百姓感触最深的“蒜你狠”、“豆你玩”等涉及到民生的恶意炒作事件为例,明显是游资有计划的行动,那么游资为什么要炒作?中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的民间财富,但我国在投资领域却始终没有给民间资本一个合理的出口,没有一个合理的监控和疏导,于是资本遍在各个领域横冲直闯,当房地产、股市萎靡不振,当艺术品市场已经炒到天价的时候,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寻找新的赢利点,于是“蒜你狠”、“豆你玩”也就不足为奇了。只要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于民间资本的疏导监管制度,这种炒作将会始终继续下去。其对经济的伤害也将会愈演愈烈,而这显然不是央行加息就能束缚住的资本野兽。第二个例子就是最近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的“过路费事件”,谁都知道流通领域的高成本严重阻碍了经济运行,助长了通胀。虽然中央快速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整顿过期收费、天价收费行为,但多少公路和地方政府利益息息相关?多少公路是上市公司的聚宝盆?如果不进行深入的体制改革,中央的文件在地方和部门利益下终将成为一纸空文。所以,要想解决结构型通胀,涉及到不但是经济制度的建设,更涉及到体制改革的问题。
综上所述,今日中国面临的通胀是复杂经济社会形态下的产物,流动性泛滥只是通胀的一个表象,没有国家多部门的整体解决方案,光靠央行的加息和提准,是无法困住通货膨胀这头猛兽的。
通胀的成因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因为货币的过量发行或无序放贷,则加息和提准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良方,但我认为目前我国通胀面对的成因一是输入型通胀,二是结构型通胀。这才是当前通胀的最大成因和最难解决的地方,光靠央行的加息显然力不从心。
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直接导致了输入型通胀的产生,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农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游资源需求不断扩大进口是我们注定要面对的现实,但纵观近10年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除去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时期外,莫不是中国需求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出口什么,什么就便宜。铁矿石的疯长和稀土的贱卖就是生动的例证。归根到底就是定价权丧失。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明显忽略了对上游资源以及定价权的争夺,这才导致了目前我们“被通胀”的尴尬局面。所谓全球化,不过是新经济诞生后的全球利益再分配,如果说改革的前30年我们更注重激发国内的经济潜力,那么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有开放的战略眼光去争取有利于中国持续发展的全球资源。定价权的争夺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国家在多部门配合下的整体战略实施。所以,未来5年、10年我们依旧要忍受输入型通胀的折磨,只要他国利益需要,中国的输入通胀就不会终结。
至于结构型通胀,举两个例子,一是以老百姓感触最深的“蒜你狠”、“豆你玩”等涉及到民生的恶意炒作事件为例,明显是游资有计划的行动,那么游资为什么要炒作?中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的民间财富,但我国在投资领域却始终没有给民间资本一个合理的出口,没有一个合理的监控和疏导,于是资本遍在各个领域横冲直闯,当房地产、股市萎靡不振,当艺术品市场已经炒到天价的时候,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寻找新的赢利点,于是“蒜你狠”、“豆你玩”也就不足为奇了。只要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于民间资本的疏导监管制度,这种炒作将会始终继续下去。其对经济的伤害也将会愈演愈烈,而这显然不是央行加息就能束缚住的资本野兽。第二个例子就是最近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的“过路费事件”,谁都知道流通领域的高成本严重阻碍了经济运行,助长了通胀。虽然中央快速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整顿过期收费、天价收费行为,但多少公路和地方政府利益息息相关?多少公路是上市公司的聚宝盆?如果不进行深入的体制改革,中央的文件在地方和部门利益下终将成为一纸空文。所以,要想解决结构型通胀,涉及到不但是经济制度的建设,更涉及到体制改革的问题。
综上所述,今日中国面临的通胀是复杂经济社会形态下的产物,流动性泛滥只是通胀的一个表象,没有国家多部门的整体解决方案,光靠央行的加息和提准,是无法困住通货膨胀这头猛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