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状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正文

银行信用贷是否“威胁”典当业

2012-11-14 07:10:53  来源:南京典当网

由于央行今年两度降息,监管部门着力整治银行收费问题,银行利差缩窄,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为抢占市场,各家银行近日纷纷热推其个人无抵押贷款产品,并打出“利率低”、“放款快”、“门槛低”等字眼吸引客户。这无疑让典当行人士感到“压力”。 

无抵押贷款 

或影响部分典当业务 

自2005年渣打银行首次引进信用贷款,引起较大市场反响后,各银行均纷纷推出具自身特点的无抵押信用贷款,面向小企业主以及个人。 

“无抵押”、“信用贷”顾名思义,就是无须抵押物、无须担保,根据个人信用即可获得贷款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某些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客户的困扰,又可以缓解贷款手续上的繁琐。因此甫一推出,就受到市场热捧。“以前有部分小企业主在需要融资时,会将车质押给我们融资。但是车子作为代步工具,一旦质押给典当行,多少都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而自从无抵押贷款形式出现后,很多车主宁愿提前做资金预算,去银行贷款,也不将车子质押给典当行了,这样就避免了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某典当员工感叹“无抵押贷款“对其影响。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沪上也有少许典当行难抵“无抵押”诱惑,在暗暗尝试“无抵押贷款”。据悉,此“无抵押贷款”多是业内所谓的“人情贷”,即如果某一客户此前用房、车、有价值的金银玉器等当物在某典当进行多次融资,成为其熟客。而该典当行经过几次交易后,对其经济状况、身家背景有一定了解。多次之后,典当行为笼络该客户,可能就会给该客户较小额度的无抵押贷款额度,方便其融资。 

典当融资与“信用贷” 

不兼容 

据记者查阅,依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颁布的《典当行管理暂定办法》及公安部与商务部2005年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的,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 

《典当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明文规定,典当行不得从事发放信用贷款的行为,第五十九条规定,违反上述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就沪上典当行有“无抵押“业务一事,上海典当协会吴贤达会长对记者表示,目前尚没有发现沪典当企业有此种现象。典当作为银行的补充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并不相同。典当也不能从事“无抵押”业务。也可能有部分典当企业看起来像是有无抵押贷款,但实际所做的是股权质押等业务。如果一旦发现典当行有此违规情况,一定会进行严肃处理。 

信用贷款 

对风控要求非常高 

除了法规所限,从实际操作来说,典当业本身也并不具备从事“无抵押信用贷款“的条件。信用贷款风险大,对风控要求非常高,银行有其完整的风控系统,而这是典当行所不具备的。例如某国有银行的信用贷款要求小企业符合该行基本信贷政策和准入条件,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无不良信用记录,无参与高利贷行为等。而该行还将通过征信系统、交易渠道、社区机构等几个方面了解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将企业的经营行为,作为提供融资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具备的准入条件是,企业现金流,或者企业主家庭金融资产,或者企业主家庭净资产,要能覆盖该银行贷款本息。还有某城商行对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时会参考该企业的“三品三表”,即(人品、产品、物品及水表、电表、税务单)等材料,以此确认该小企业是否在平稳运营中。 

而典当行并不具备如此完备的风控系统。因此即使法规允许典当行从事无抵押贷款,但不从风控上进行全面地升级,典当行也无法从事该业务。 

无抵押贷款利率 

高于典当行费率 

不过,从记者目前了解来看,银行个人无抵押贷款的利率并不比典当费率低,甚至远高于典当费率。据了解,目前各家银行无抵押个人信用贷款年利率不等,但普遍较高,在12%以上,有些甚至高达20%,贷款成本相当可观,让想借款的人压力颇大。 

比如,广发银行个人信用贷的月息为1.1%,折合年利率约13.2%,而花旗银行年利率为16.8%,渣打银行即使算上优惠折扣后年利也高达19.2%。有些银行的个贷业务仅收取利息,没有其他任何账户管理费用。而有些银行虽然宣称贷款利率很低,但还要收取另外的月管理费或担保费,如此计算下来,消费者通过这种无抵押信用贷来借款的成本仍然较高,有的银行相关利率和管理费加起来甚至达到18%。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无抵押小额贷款基于信用发放,不需要抵押担保,银行放贷风险高于一般抵押贷款,因此执行高利率水平是符合商业原则的。尽管目前市场上无抵押贷款的利率已经接近四倍的监管规定,但只要在国家规定的“不超过同期限同类型贷款利率的四倍”内,就是合规的。也就是说,只要年利率不超过24%,就没有违规。 

而如此看来,典当业目前息费的总体水平却没有如此之高。据数据显示,2011年沪上典当平均息费率处于低位,全市典当企业平均息费率为2.46%,有的典当行还不足2%。可见,典当业的很多业务都不能做到法定上限,回报率并没有外界所认为的那么高。

文章来源: 上海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