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钻戒成本仅三千元
2013-02-22 06:14:46 来源:南京典当网
又一个情人节过去了,我们鄙视物化爱情,但是却愿意相信“爱永恒、钻为证”。无论是显贵精英,还是凡人百姓,都会借由钻石来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表达爱。但是,你知道一颗钻石从矿山开采,到最终戴在爱人的指上,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旅程吗?
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像钻石所代表的爱情那样单纯而美好:一颗钻石的终端销售价格通常是成品出厂价的3-4倍,也就是说,流通领域加价率高达200%-300%,一些较为知名的品牌则要400%-500%,甚至更高。
中国的钻石零售市场至今不过20多年的历史,但这个行业似乎已经习惯了“暴利生存”,然而现在,整个钻石行业可能要开始为这个长达20多年“暴利潜规则”埋单了。因为一旦钻石行业的暴利被消费者所普遍认知,背离价值的高价将无法被继续接受。
钻石暴利的秘密
王静(化名)怒气冲冲地走出典当行。“估价怎么会只有2万多,当时买的时候可将近10万块钱呀!”王静要典当的是一枚1克拉多的钻石戒指。“我看新闻说,这一两年钻石的价格涨得很厉害,增幅有30%-40%,我知道典当价格要比市场价低,但怎么也没想到会只有原价的1/3还不到。”
王静起初认为一定是典当行有问题,但又去了两家典当行之后,她彻底绝望了,因为3家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王静说:“估价师说他们都是根据我这颗钻石的4C(即重量、颜色、净度和切工),对照近期的钻石报价单上基准价,然后再乘以相应的折当率得出最终估价,因为超过1克拉,目前的折当率在六七成左右,还算比较高的,而戒托的价值基本是忽略的。”
更让王静悲愤的是,典当行的估价师还说,就算她今天从她购买钻石的品牌店里再购买一颗10万元的钻戒,明天拿到典当行也只能卖2万元。因为典当行无法典当“品牌溢价”,只能以钻石本身的价值为准,只有卡地亚等几个国际顶级珠宝品牌才可以适当提高估价。
“由于商业模式的局限和行业长期的定价规则,在传统钻石销售渠道中,实际售价至少是产品成本价乘以3.3-3.8,有的品牌甚至要乘以4或5。”全城热恋钻石商场董事长万子红说,“过去加价率更高,自从电商和平价专业钻石大卖场出现后,两者的低价策略已经迫使传统渠道的定价水平向下浮动了一些。”
据万子红透露,传统钻石销售商(或品牌商)大多采取和百货商场联营的模式,商场一般要抽取营业额的25%作为扣点,同时还要至少留取售价的42%作为品牌费用、销售成本以及利润,因为销售量小只能保持单件货品的高毛利率。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下,钻石的成本价也只占到钻石销售价格的33%左右,也就是说,一颗百货商场售价10万元的钻石,其成本价一般只有3万多,你付出的其余部分都是流通费用和品牌溢价。
钻石电商发展艰难
2002年,以“钻石小鸟”为代表的网络钻石销售平台开始出现,因为抛开了品牌商、百货商场等中间环节,他们销售钻石的价格只有传统百货的五成到六成,第一次撕开了钻石行业的暴利面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像钻石小鸟、珂兰等成规模的钻石珠宝类在线B2C(商家对顾客)服务商已经有100多家,总体市场规模已接近7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钻石市场规模的5%。
低价是电商们最具杀伤力的利器,但是其弱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商的发展主要受3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缺乏体验。钻石是人类之间用来传达感情的物品,网络消费过程过于简单冰冷。二是信用环境制约。钻石单价很高,网络销售存在一定风险,目前电商销售的一般都是5000元左右的低价产品,大额的产品销售则一直都是瓶颈。三是物流障碍。货物有丢失或偷换的风险,责任难以界定。”中国著名战略和品牌管理专家、原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启明说。电商自身其实也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纷纷建起地面体验店,而相当多的消费者只是在网站了解产品情况,最后还是去体验店购买。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钻石电商只能算是“伪电子商务”,因为线下收入明显高于线上。这些地面体验店除了大量增加了电商的成本,运营管理也并非是电商们的长项。这也是为什么10年时间,电商即使价格优势巨大,但还是只占到整体钻石市场份额的5%。而钻石电商开宗立派的先驱、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钻石B2C网站“九钻网”的倒闭和卖身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
2011年后,另外一种新的平价钻石销售模式开始出现,那就是平价专业钻石大卖场。这种大卖场与电商一样,摒弃过多的中间环节,以量大、低价形成优势。
平价大卖场“黑马”杀出
虽然专业大卖场的销售模式出现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但是全国已经有百余家类似模式的“钻石商场”“钻石宫殿”“钻石超市”出现,发展的迅猛程度远超过10年前的电商,成为近几年钻石行业中一匹“来势汹汹”的黑马。
“由于电商的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一下子发展得数量很多,但大多实力较弱,对行业格局有冲击但称不上颠覆;而平价大卖场大部分都是由传统钻石品牌或者专业珠宝零售商转型而来,经验和实力更有优势,因此尽管起步较晚,但已经成为钻石行业中三大格局之一。”万子红说。
至于未来钻石行业的市场格局,刘启明认为,一个基础性的事实是整个钻石市场体量在最近10年时间里已经今非昔比了,市场体量的变化一定会导致市场格局的变化,而新的商业模式也会不断涌现,旧有的商业模式会逐渐被淘汰。
“应该说目前钻石行业已经在逐渐形成传统百货、专业钻石大卖场和电商三分天下的格局,至于更远的发展格局,真的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整个钻石行业正处在洗牌期,因为背后的资本之战已经展开了。”刘启明说。
钻石微利时代来临
万子红认为,现在市场上只有两条路:一、你是最便宜的;二、你能成为消费者愿意为溢价埋单的大品牌。大卖场和电商显然都在第一条路上,而“挤在”第二条路上的传统品牌们,要么挤进二线,要么灭亡。
根据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度,所谓一线品牌,主要是指卡地亚、海瑞·温斯顿、蒂芬尼、梵克雅宝、宝格丽等国际顶级珠宝品牌;二线品牌则是一些知名华人珠宝品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等;而三线品牌则是一些国内的知名品牌,如戴梦得、瑞恩、周大生、千叶、天美,以及新晋的恒信、IDO等等,当然还有一大批区域性的知名品牌。
在整个传统百货业的渠道中,三线品牌目前起码拿走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而大卖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和夺取份额的主要对象正是它们。万子红认为,未来是电商时代不可避免,但现在还不是,因为终归有一些商品并不适合或者说不完全适合单纯网络销售,钻石就是其中之一。
业界普遍预测,三四年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钻石消费市场。万子红说:“这样充满无限可能的市场,光想想都会让人热血沸腾。”
文章来源: 城市快报 编辑: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