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变脸”成小微融资新宠
2013-03-29 05:53:50 来源:南京典当网
岁末年初是消费市场的黄金季节,而企业将再次面临资金需求的高峰,用款集中造成的资金缺口,成为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每到月末、季末、年末三大“考点”,银行都会收紧信贷,中小企业几乎无法获得更多的贷款。面对年末融资难,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小企业瞄上了典当行。
岁末涌现千万级客户
据媒体报道,2013年元旦前后,典当行也迎来年底融资高峰。“从2012年10月至今,房产、汽车典当业务新增额度平均值来看,房产典当新增均值比过去三个季度均值增长了近20%,”华夏典当行副总经理杨静琨说,“随着年底集中用款期的到来,千万级房产典当客户开始出现。从四季度开始至今,共出现了3笔超过千万的房产典当业务。”来自北京宝瑞通典当行的数据显示,宝瑞通每年为中小企业融资3万多笔,其90%~95%的客户来自中小企业主,主要涉及房地产、机动车、民用品等不动产、动产抵(质)押典当融资,2010年的累计放款量达 30亿元,2011年度累计放款量近55亿元。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国大陆共有注册典当从业企业6078家,从业人员4.8万人,2012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典当业的典当总额为1481亿元,全行业利润总额18.3亿元。以典当业比较发达的上海为例,截至2012年6月30日,上海市典当企业为229家,288家典当经营网点,总注册资金47亿元。2012年上半年度,上海市典当总额为28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平均每笔典当业务13.4万元,半年资金周转次数约4.85次。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典当业的巨大潜力和快速增长。
以融资方式而论,典当作为以质押物为前提的有偿资金运动,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宽、短、小、快、灵”的特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周期短、频率高、额度小、需求急等特点,典当业特别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商业银行的不足。
典当上市忙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补充,典当,这个古老的行业重新焕发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美国作为世界上典当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全国拥有典当店铺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近9万。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典当公司上市也已颇为常见。如美国典当行业中的几家著名上市公司就有Cash America、EZCORP、First Cash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y。中国大陆已经出现了第一家以典当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香溢融通(600830,股吧)(600830.SH)。自2004年起,在大股东中国烟草总公司浙江公司的支持下,商贸企业大红鹰先后收购浙江元泰、德旗、宁波和恒毅等典当行,其主营业务已逐渐从商贸服务向典当、担保、租赁等金融领域转型。2008年,大红鹰更名香溢融通,彻底转变为典当、担保、金融租赁等类金融服务为主业的新型公司。年报显示,香溢融通在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1.88亿元,比2010年的净利润9446万元增长99%,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1.97%,远高于8.47%的行业平均值,转型后,典当行业的利润贡献,已经成为公司利润贡献主力。
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剧。2012年3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该方案中,就包含了对于包括典当业在内的民间金融业务的政策支持。十八大之后,政经界的共同看法是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金融行业作为改革重点,已经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的信号,在金融业开发的大背景下,包括典当在内的新兴融资渠道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
文章来源: 《英大金融》